又是一年中秋節,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,中秋節與我們的緣分已經延續了千百年。
關于中秋的小知識你知道多少呢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01. 中秋節起源
關于中秋節的起源,眾說紛紜。一種說法稱,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,《禮記》中就記載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?!比欢鴮υ铝恋某绨菖c祭祀,一開始是達官貴人的“專利”,直到隋唐以后,日、月的神圣色彩才有所消退,平民百姓也參與到賞月玩月中來。
唐宋之時,中秋節逐漸成為了一個民俗節日,《唐書·太宗記》記載有“八月十五中秋節”?!秹袅讳洝分幸舱f:“八月十五日中秋節, 此日三秋恰半, 故謂之‘中秋’?!?/p>
由于中秋之夜,月色倍明,賞月拜月的習俗也就流傳下來,從此天空中的明月,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依靠與寄托,抒發著自己的歡與喜、愁與悲。
02. 中秋節詩句
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
唐 皮日休
玉顆珊珊下月輪,
殿前拾得露華新。
至今不會天中事,
應是嫦娥擲與人。
零落的桂花瓣,如同一顆顆玉珠從月亮下邊撒落下來,拾起殿前的桂花,花瓣帶著露珠更顯濕潤。到現在也不知道天上發生了什么事,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。
《古朗月行》(節選)
唐 李白
小時不識月,呼作白玉盤。
又疑瑤臺鏡,飛在青云端。
仙人垂兩足,桂樹何團團。
白兔搗藥成,問言與誰餐。
小時候不認識月亮,把它稱為白玉盤。又懷疑是瑤臺仙鏡,飛在夜空青云之上。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?月中的桂樹為什么長得圓圓的?白兔搗成的仙藥,到底是給誰吃的呢?
而我們的小可愛,也用著自己的方式來共享這皎潔明月,執手中畫筆描繪對生活的美好。
升上二年級,繪畫依然是表達情感的常用方法,除了吃月餅、賞月的傳統習俗,我們開始關注和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。金秋十月,祖國山河多壯美!
三年級,我們有了更多的思考,對于傳統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賞的不止是月,吃的不僅是餅,還有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。
初入小學高段,我們更能理解團圓的意義?;t月圓中秋夜,歡樂相伴把酒端,互送祝福傳真情,平安好運如你意。
嫦娥一入月中去,巫峽千秋空白云。嫦娥奔月的故事還在流傳,而我們的航天員不僅多次登錄了月球,還完成了太空行走。
側頭仰望圓圓的月亮,高高懸掛于深邃的蒼穹。中秋月圓,詩意盡染,一腔熱血懷抱未來。
小報繪中秋,
童心迎佳節!
祝大家中秋節快樂!
廊坊市廣陽區華油榮德小學
微信號|HYRDXXEDU
地址|http://rdxxedu.cn/